高溫高濕試驗中途能否打開箱門?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試驗產品在高溫高濕試驗箱中進行高溫高濕試驗時,中途開門來放置或拿取待測品,這樣對于試驗結果是有很大影響的。一般的,我們是不建議在試驗進行中或是試驗時間到就打開門的。
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試驗進行中,哪怕是因測試所需得打開門,此時打開箱門,一則箱內的模擬環境很快地同外界對流,二則我們的產品承受了一次事實意義上的冷熱沖擊,三則流出的高溫高濕氣體或許對我們的測試員產生燒灼,同時,噴出的氣體可能誘發室內消防設施誤動作。
2、試驗時間到,一般是要求回復到常溫狀態,才允許打開箱門取出測試品的,基本與上相同。
試驗設備有限公司建議:
1、加裝玻璃內門、手操作孔或是橡膠手套(如是步入式,加裝緩沖室一個);
2、試驗,是一個嚴謹的行為,我們要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和在設備方面功能性的確保。
環境試驗箱大小怎么選擇
環境試驗箱大小怎么選擇
在我們選購環境試驗箱時,需要以什么樣的標準來規定試驗箱的工作室尺寸呢,國標中有以下規定:將被試產品(元器件、組件、部件或整機)置入環境試驗箱進行試驗時,為了保證被試產品周圍環境能滿足試驗規范所規定的環境試驗條件,試驗箱工作尺寸與被試產品外廓尺寸之間應遵循以下幾點規定:
A、被試產品的體積(W×D×H)不得超過試驗箱有效工作空間的(20~35)%(推薦選用20%)。對于在試驗中發熱的產品推薦選用不大于10%。
B、被試產品的迎風斷面積與該斷面上試驗箱工作室總面積之比不大于(35~50)%(推薦選用35%)。
C、被試產品外廓表面距試驗箱壁的距離至少保持100~150mm,(推薦選用150mm)。
上述三點規定實際上是相互依存和統一的。以1立方米正方體箱子為例,面積比為1:(0.35~0.5)相當于體積之比為1:(0.207~0.354)。距箱壁100~150mm相當于體積之比為1:(0.343~0.512)。
總括上述三點規定,氣候環境試驗箱的工作室容積至少應是被試產品外廓體積的3~5倍。作出這種規定的理由有以下幾點:
1、被試驗件置入箱體后擠占了流暢的通道,通道變窄將導致氣流流速的增加。加速氣流與被試驗件之間的熱交換。這與環境條件的再現不符,因為在有關標準中對涉及溫度環境試驗都規定試驗箱內試驗樣件周圍的空氣流速不應超過1.7m/s,以防止試驗樣件和周圍空氣產生不符合實際的熱傳導。在空載時試驗箱內平均風速為0.6~0.8m/s,不超過1m/s,滿足a)、b)兩點要求所規定的空間及面積比時,流場的風速可能增大(50~100)%,平均zui高風速為(1~1.7)m/s。滿足標準規定的要求。如果在試驗中不加限制地加大試驗件的體積或迎風斷面積,則實際試驗時氣流風速將增大到超出試驗標準所規定的zui高風速,其試驗結果的有效性將受到懷疑。
2、環境試驗箱內環境參數〔如溫度、濕度、鹽霧沉降率等〕的精度指標都是在空載狀態下檢測的結果,一旦置入被試驗件后,對試驗箱工作室內環境參數的均勻性將產生影響,試驗件占有的空間越大,這種影響也就越嚴重。實測試驗數據表明,流場中迎風面與背風面的溫差可達到3~8℃,嚴重時可大到10℃以上。因此,必須盡量滿足A、B兩項要求,以保證被試產品周圍環境參數的均勻性。
3、根據熱傳導的原理,箱壁附近氣流的溫度通常與流場中心溫度相差2~3℃,在高低溫的上下限時,還可能達到5℃。箱壁的溫度與箱壁附近流場的溫度又相差2~3℃(視箱壁的結構和材料而定)試驗溫度與外界大氣環境相差越大,上述溫差也越大,因此,距箱壁(100~150mm)距離內的空間是不可利用空間。
原創作者:上海凱朗儀器設備廠